我們這個世界有一個“不變”的法則,就是“改變”。站在歷史交匯的新起點,人們正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復雜變化,從過去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到現在國內國外云連線;從紙幣找零到現在人臉識別支付;從百強企業到“專精特新”小巨人企業……這些變化背后的主導因素即是創新。 眾所周知,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,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。在我看來,創新就是對“已有”的突破,只有不停地創新和轉型,企業才能從今日的成功變成明日的輝煌,當你跑上這條路之后,就要永遠朝這個方向跑,因為你的競爭對手也在這樣做。 洞悉市場形勢,實現產權制度創新 企業的創新力是一個持續提升的過程,是在經濟環境和產業政策下,對企業內部要素進行整合變革,提升企業競爭力和市場份額的表現。推進企業創新,是提高企業競爭力和經濟增長質量、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增強經濟發展后勁的根本出路,在中國經濟波瀾壯闊的發展過程中,民營企業與中國經濟政策環境形成有趣互動。 深耕市場37年,遠東久經風雨,久經考驗,先后從戴“紅帽子”、股份制、混合所有制、民營控股集團再到進軍資本市場,歷經五次企業改制,現如今已是中國企業500強、中國最佳雇主企業?;叵肫饋?,遠東每一次的改制都與國家經濟發展的整體環境變化有緊密聯系,這既是突破又是遠東把控風險,搶抓機遇,緊跟國家發展步伐的創新之舉。 聚焦產業發展,共享創新之果 在新的發展階段,遠東主動調整產業結構,大力推進產品技術創新,因為企業創新最關鍵的就是產品創新和技術創新。在遵守國家戰略發展背景下,遠東牢牢抓住了政策變化的機遇,主動求變,獲得持續發展。 最近遠東年報相繼發出,去年營業收入與利潤均創新高,三大業務板塊逆勢突破,業績上揚,這是全體遠東人創新創優、奮勇當先的努力結果。 智能纜網繼續保持線纜行業領軍地位,入選全球線纜產業最具競爭力企業十強。此外,利用完善的智能制造系統和先進的生產設備,遠東成功入選國家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優秀場景,子公司復合技術、安纜成功入選國家工信部“專精特新”小巨人,風力發電用電纜獲得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。依托及時極致的產品與服務,遠東累計承接1000余項國家重大工程建設,為國家高質量發展貢獻了遠東智慧與力量。 智能電池市場逐漸多元化,2021年突破國內國際電動工具客戶,簽訂歐洲1.16億元訂單。在儲能系統細分市場也相繼取得重大突破,先后簽訂海外市場千萬訂單。鋰電銅箔實現再創新,產品不斷輕薄化,從6.5微米到4.5微米,是國內領先的高精度銅箔企業,是寧德時代等核心供應商之一。 智慧機場實現新突破,子公司京航安自主研發的“機坪地井蓋”產品通過民航局審核,進入“民航機場專用設備管理系統”。此外在國內外機場助航燈光、空管弱電、機場場道項目建設上,始終保持行業領先。 我們深知在世界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的狀態下,企業發展要想出眾出彩仍需持續推進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,這兩項是關系企業未來發展的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。 加快產業技術再創新,提升企業全球競爭力 我國電纜產品需求從依賴進口到通過技術引進、消化和創新已經實現國產化,在電纜實現國產化的征程中,遠東在技術產業化方面起到了行業引領作用。從碳纖維復合芯導線在中國的問世到世界最長特殊10KV高壓垂懸電纜,再到用創新破解新能源汽車充電慢難題的液冷大功率充電電纜亮相……遠東審時度勢、積極求變,在前行的路上不斷突破創新。 此外,為強化技術創新優勢,我們創建了行業內最早的技術研究院,不斷吸納培養高、精、尖專業人才。目前,擁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、院士專家工作站、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、國家級認可實驗室等科研基地,已有累計110余項產品達到國際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,先后獲得中國專利獎、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、中國專利優秀獎等國家、省部級科技獎項40余項,獲得了萊茵TÜV頒發的國內首張液冷大功率充電電纜TÜV認證證書,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。 技術造就夢想,創新驅動發展。市場競爭殘酷,不能出眾,只能出局,只有更強大、更好地積聚人才資源等要素,不斷創新,才有可能在市場競爭中取勝,才能有未來。 |